编程语言应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在流行的少儿编程是不是收智商税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好治疗偏方 http://www.t52mall.com/
#教育暑期夏令营#

我有大概11年互联网开发谋生经历。在此之前,还有大概2年互联网开发自学经历。从自学到谋生,前后十几年。在开始自学编程前,专业背景分别是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所以,应该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对,是智商税。这个结论毋庸置疑。11年前的某个傍晚,我带着3岁的孩子在公园里散步。几个年轻人过来推销他们的少儿编程课。我笑答:“孩子的爹还不够,还要让自己亲生的孩子从3岁就体验哇?”

而且,与前几年相比,少儿编程的热潮实际上已经消退了不少。这里有一个间接证据:

11年前的那次与少儿编程机构的对话后,那几个年轻人央求我留下手机号,因为这是他们地推的任务。我出于好心,告诉了他们。11年后的上个星期,我已经第nn次接到其他少儿编程机构的推广电话,上来的话术仍旧是“您家宝宝几岁了?我们送您5节免费的少儿编程课……”我看着身边站着正在惹我生气的cm的孩子,感到这个行业的艰辛与可笑。

11年前,我的手机号,进入他们的CRM客户系统,然后被某个离职的员工转卖给了同业。在接下来的11年里,无数的少儿编程机构购买到我的手机号,然后又通过呼叫中心打电话给我,被我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就这样,坚持了拒绝了11年的手机号,仍旧保留在各家的CRM系统中,被反复拨打、询问、推销。

难道大家没有发现,这个行业里似乎只能找到一些陈年古旧的“存量潜在客户”吗?

编程的本质在于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化表达。在自然语言编程的时代,“写代码”本身与“把一件事说清楚”没有本质的区别。让孩子学习编程,这件事并不涉及生产力、项目实施、养家糊口。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对简单事物的逻辑认识。在生活中,一部讲述汽车减震系统发展史的纪录片,一本讲述地震成因与种类的科普书,一次由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去“星期六的上午开车去动物园该走哪一条路最快捷”的讨论,都可以视为对事物逻辑的认识、思考与表达。

换句话说,家长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共同的亲子活动完全可以视同为“编程”。例如:

如果你经常通过鼓励孩子阅读、观看纪录片、家庭讨论,来帮助他建立“科学的思考能力”,并且尤其鼓励孩子在讲述自己思考的过程中,多运用长句表达,多运用假设、证明、解释等方法。那么,这可以视同为孩子使用了编程中基本的if嵌套与循环体。

如果你经常鼓励孩子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与提炼规律,并用总结到的结论,来解释类似现象。那么,这可以视同为孩子使用了“自定义变量”与“对变量进行赋值”。

在一些复杂的游戏或体育活动中,孩子为了获取胜利,不得不去思考一些方法、策略。有时候需要合作,有时候需要妥协,需要正确安排事务的优先级,需要在做一些事情的同时,提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那么,这可以视同为孩子在进行“架构的设计”。

当孩子知道了糖果的单价是5元,自己想要买10粒糖果,而你只允许他购买3粒时,他能够计算出各自需要花多少钱。那么,这可以同时为孩子在使用一个“糖果费用函数”。等下次还想换一种糖果口味时,他会从脑袋里调用出此前已经被封装的函数,再进行一次运算。

江山如此多娇,世界如此美妙。难道非要让几岁大的孩子坐在电子屏幕前,提前适应社畜的生活吗,家长才开心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