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场景,面临不公平,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呢?是忍一时风平浪静?还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通牒博弈正是营造出了这样一种“不公平”的场景,来考察人们是如何认知公平和如何进行决策的。博弈论是经济学的概念,但最后通牒博弈也常常被心理学研究者用来研究人的有限理性、对公平的认知和人际信任等方面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
在经典最后通牒博弈中,一个提议者和一个回应者按照以下规则分配一笔资金,首先提议者提出一种资金分配方案,然后由回应者决定接受或拒绝这一提议。如果回应者接受这一分配方案,则双方均获益,获益金额按分配方案进行;如果回应者拒绝,则双方的收益均为0,即双方都得不到钱。
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回应者应该接受任何大于0的提案,拒绝0的提案,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桑塔菲研究所博厄得等(Boydel:a1.,)15位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历时10年,以横跨15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为样本进行“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结论大致为,低于20%的分配方式有40%一60%的概率被拒绝,从而说明人们普遍存在公平偏好,回应者不只考虑自己的收益,而是用拒绝提议方案的行为去惩罚提议者不公平的分配。
不论分配到多少,接受提案双方都获益,但是为什么我们还会选择拒绝?对于公平的知觉,又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决策的?
对于最后通牒实验中响应者为何拒绝一个正的分配行为,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家通常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响应者具备差异厌恶偏好,对于一个不公平的分配结果感到厌恶因此选择拒绝;
第二种解释是响应者通过拒绝一个正的分配额从而实现对提议者“恶意动机”的惩罚。差异厌恶偏好和互惠偏好均可以对其进行解释。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则可能有以下原因影响着我们的决策:
1认知差异
最后通牒博弈中,提案的提出者具有分配权,而回应者则具有否决权。双方对于两种权力的认知偏差,可能会影响最后的提案和决策。
如果你是分配者,同时认为对方的否决权很重要,那么由于害怕提案被否决而拿不到钱,你就会倾向于给出一个比较公平的提案,这样的提案也会比较容易通过。但如果你认为对方的否决权不重要,则会给出一个比较利己的提案,这时提案会不会被通过,则受回应者对否决权的认知影响。如果对方认为否决权很重要,则可能通过这个权利来惩罚分配者,即拒绝提案,双方都拿不到前。但如果回应者认为否决权不重要,则不太可能会做出否决的决策,那么提案也会容易通过。
2从众效应
最后通牒博弈的标准范式是一次性范式,也就是一次的决定不会影响接下来的分配和决策,但是如果将其修改为重复实验,或者在实验中给出一个群体环境,那么人们的决策就很有可能受到群体决策影响。
实验研究同样显示,当给出不公平的分配方案时,无论被试最初的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在重复决策的时候更容易改变先前的决策方案以达成和群体一致。证明了在最后通牒博弈中从众效应的存在。
3情绪唤起和性别配对
面对不公平提案,很多人会感到愤怒。而愤怒的情绪唤起,就会促使人们拒绝提案以惩罚对方。同时,对于一个人情绪唤起程度的测量也可以反过来预测他的决策行为。
而性别因素则不存在于单方面的回应决策或者提案决策。但是却会存在于提案者和回应者的性别配对中。
男性回应者面对女性提议者时,表现出竞争性下降,更愿意接受对方给出的不公平分配;而当他们面对男性对手时,则更注重分配的客观公平性,表现为接受率的降低。女性回应者的决策行为与博弈对手性别的关联不大。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变式01
独裁者博弈
与经典最后通牒的不同之处在于:回应者没有拒绝的权力,即不管提议者提出什么样的分配方案,回应者都只能接受,提议者对资金有完全的支配权,俨然成了独裁者。
2
免责博弃
与经典最后通牒的不同之处在于:回应者若是拒绝了提议者的分配方案,回应者的收益将会是0,而提议者仍可得到提议方案中所规定的钱数,即回应者的拒绝行为对提议者没有任何影响。同时,提议者知道这一规定。
3
私密免责博弃
与免责博弃唯一不同的是,提议者并不知道回应者会拒绝他(她)的提议,即对于提议者来说,就是在进行独裁者博弈。而回应者也知道提议者不知道他(她)会拒绝这件事。
4
保证博弈
在经典最后通牒博弈基础上进行修正,回应者若是拒绝了提议者的分配方案,提议者的收益将会是0,而回应者仍可得到提议方案中所规定的钱数,即回应者的拒绝行为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当然,提议者也知道这一规定。
5
多轮博弃
即允许回应者讨价还价,双方可以进行多次博弈,直到博弈达到一定次数(如6次)或直到提议方案被接受为止。
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公平和理性似乎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出于达成最大利益的理性分析,则可能有损对方的公平;出于公平分配,又难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同样也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时常遇到的难题。平衡这两者的矛盾,正是个体和社会不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原创:曾瑾
排版:丁诗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