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一对俄罗斯00后天才情侣登上中国的微博热搜!
原来,1月10日,华为心声社区显示,近日,两名俄罗斯“天才少年”加入华为,其中一位是22岁的ValeriaRyabchikova,刚刚在去年10月获第44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冠*。
另一位是年仅20岁的IlyaKhlyustov,他将在华为从事算法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
年仅22岁的ValeriaRyabchikova,将在华为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研究所,任职高级工程师,从事智能计算应用加速技术方面的研究。
目前,两位天才少年正组队冲击45届ICPC大赛,他们的小团队已顺利通过北欧赛区半决赛,将在年11月参加在孟加拉达卡举办的全球总决赛。
这两人除了是共同征战的队友和同事外,据红星新闻报道,在赫柳斯托夫的社交网站上发现,两位天才还是一对情侣。
ICPC竞赛有多牛?
先来简单地普及一下什么是ICPC竞赛。
ICPC被称为“编程界的奥林匹克”,至今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编程设计竞赛。
每个赛队三名队员,只能使用1台电脑,需要在5个小时内使用C/C++、Java和Python中的一种编写程序解决7到13个问题。
如优化地铁时刻表、模拟空中交通管制、跟踪机器人运动、模拟机场行李收集、估计石油储备等。
当解决了一道试题之后,赛队将其提交给评测机,由评测机判断其是否正确。若提交的程序运行不正确,则该程序将被退回给参赛队,参赛队可以进行修改后再一次提交该问题。
有趣的是每队在正确完成一题后,组织者将在其位置上升起一只代表该题颜色的气球,每道题目第一支解决掉它的队还会额外获得一个“FIRSTPROBLEMSOLVED”的气球。
在第44界ICPC的总决赛上,就读于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的Valeria和队友最先解出其中两道选题,最终成功解出12道赛题,是场中解题数最多的队伍,也因此捧回了ICPC冠*奖杯。
而这届ICPC比赛才刚刚落幕不久,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就又向第45届ICPC派出了新的队伍。
这个新的队伍中,不仅有上届冠*Valeria,还有一名新成员—同为信息科学数学机械研究所的成员,20岁的IlyaKhlyustov,也就是这次和Valeria一起加入华为的天才少年。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自年开始赞助ICPC,除了赞助区域赛和总决赛,华为还会联合ICPC举办单元挑战赛、马拉松竞赛和训练营。
据了解,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与技术服务提供商第四范式CEO戴文渊就曾获ACM-ICPC竞赛冠*,人称编程界“楼教主”的楼天城曾在年的ICPC全球总决赛上夺得了第二名。
因此,可以看出ICPC竞赛是多么硬核的一个比赛了吧。
00后天才少女
在大学时就考虑加入华为
能从这样一场云集了全球最优秀人才的比赛中脱颖而出,Valeria自然是“别人家的孩子”。
据媒体报道,年出生的她,在很小的时候,在数学方面展露出了惊人的天分。在小学期间,她就已经参加了众多的数学竞赛。六年前,也就是十年级(高二)时,她开始接触编程竞赛。
自那时起,瓦莱里娅一直活跃于在线编程平台Codeforce。Codeforce是一个在线完成任务的“刷题”平台,题目大部分面向竞赛,原创性和难度都很高。页面信息显示,瓦莱里娅自6年前开始,便一直不停在平台上孜孜不倦地刷题、敲代码、做任务,迄今为止共解决了个任务。
高中毕业后,瓦莱里娅考入了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信息科学数学机械研究所。年,她在俄罗斯国际编程训练营PetrozavodskProgrammingCamp的比赛中摘冠。
随后,被现在的比赛教练ShmelevAlexey发掘,并邀请她加入自己的ICPC训练课堂。
在接受采访时,ValeriaRyabchikova笑着说道:在大学时,我就考虑过加入华为。
原来,这一切都与Valeria的比赛教练ShmelevAlexey有关。
根据ShmelevAlexey领英主页显示,在年的8月份,团队教练ShmelevAlexey正式成为了华为下诺夫哥罗德研究所的一名高级工程师:
在工作之余,ShmelevAlexey仍然会抽出时间帮助学生团队进行ICPC训练。
而他所就职的华为下诺夫哥罗德研究所对员工的“兼职行为”也十分支持,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培训场所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受Shmelev影响,Valeria在大学期间就接触了华为,并在年12月21日正式加入了下诺夫哥罗德研究所,从事智能计算应用加速技术方面的研究。
此外,和Valeria同一天加入华为的IlyaKhlyustov,年仅20岁,也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的学生,还是Valeria的新队友。他们的三人小队已闯过第45届ICPC区域半决赛,将会在年11月参加在孟加拉达卡举办的世界总决赛。
在被问到“加入华为的原因”之时,两人给出了相似的理由。瓦莱里娅这样表示,有很多聪明人在这里工作,并持续推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因此,在华为,我可以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充分应用在工作里。
IlyaKhlyustov则认为,在“华为这样的大公司”工作将有机会影响“科技发展的进程”。
他还直言不讳地补充了“加入华为”的另一个理由:我曾经以为华为只是一个IT公司,最近才了解到它还有很多研究所,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据悉,华为俄罗斯研究院俄罗斯已成为华为在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海外研发中心。目前约有名工作人员,分布在莫斯科、圣彼得堡、下诺夫哥罗德、新西伯利亚,明斯克等地。
在任正非之前的采访中也着重介绍了华为俄罗斯研究院,其中提到一名年轻的俄罗斯科学家时,他脸上布满笑容:“管研究的人去看他,打一个招呼就完了。我给他发院士牌时,他‘嗯、嗯、嗯’就完了。他不善于打交道,十几年干什么不知道,之后突然告诉我,把2G到3G突破了,马上上海进行实验,我们就证明了,无线电上领先爱立信,然后大规模占领欧洲,用了4G、5G。”另外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及其手机应用的研发,同样有大批的俄罗斯工程师参与其中。
从差点退学到华为“天才少年”
复旦学子实现逆袭
就在大家都被俄罗斯天才情侣吸睛的时候,今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林田,则更加励志。
1月11日,复旦大学官方
回想起那时,林田说:“当时,我以为大学随便玩玩就可以了,完全沉溺在游戏之中。没有及时适应缺少管束的学习环境,到期末考的时候才发现功课完全荒废了。”
“记得很清楚,万家灯火喜度元宵的那天,父母却要送我去车站返校参加补考。”他回忆,“在只有我一个人的寝室里,面对冰冷的墙壁,突然就感觉无比地想家。我暗自下定决心,以后绝不能再挂科、再补考。”
大二择方向时,林田进了通信工程专业。用他的话来说,“给了我一次救赎的机会”。
他开始悄然改变,卸载了电脑中的网络游戏,取而代之的是课程相关的电子书籍;课余时间不再窝在寝室,三教、光华楼里都有他的身影;反复刷课后习题,并提前预习知识……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在大三学年,林田取得了接近满分4.0的优秀绩点。
“至今,我仍感谢‘绩点1.8’的那段时光。”他说,那段时光锤炼了他的意志力、抗压力。“已经是从低谷走出来过的人,无论再碰到什么困境,我都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能第二次走出来。”
在辅导员的推荐下,林田找到了朱宇教授,开启了在朱宇实验室的几年科研生涯。
截至目前,林田已发表13篇论文。其中SCI论文8篇(2篇SCI一区,4篇SCI二区),EI检索会议论文5篇。
据
实习一段时间后,林田进行了实习汇报。这场汇报结束后,部门主管推荐他去参加“华为天才少年”的面试。“对我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林田说。
最终,曾经绩点1.8的林田完成人生逆袭,成为华为第20位“天才少年”。完成与华为的签约,毕业后他将加入华为无线产品部门,继续在5G通信领域深耕。
华为已有20位天才少年
年6月,华为CEO任正非在内部讲话稿提到,华为将从全世界招募20—30名“天才少年”,年薪为三档,从最低万到最高万元。
截至年底,该计划已运行3年,先后有19名少年入选,年至年依次为9人、6人和4人。随着林田的加入,华为截至目前已经至少有20位天才少年。
在年首批“天才少年”中,北京大学有2人,分别是北大数学科学院博士李屹和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博士王承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博士管高扬、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秦通(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贾许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林晗,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何睿。
年入选的7人中,除华中科大3人外,还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钱学森计算机实验班的丁聪和张子杰,其他两位分别是来自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刘大一恒和电子科技大学的彭志辉。
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共4位,两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他们是本硕博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廖明辉和本科毕业的武敏颜;还有两位来自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级博士生江奎与国家网络安全学院8级博士生周满。
从上述19位“华为天才少年”分布来看,大多来自知名高校,一般为博士生,所学专业为计算机和数学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华为罕见宣布一位“天才少年”的成果,年入职、拿到万offer的钟钊,仅用不到1年的时间,就带领团队将AutoML算法研究应用到了千万台华为Mate系列和P系列手机上,开启了AutoML大规模商用的先河。
做出这一为大家决定的任正非深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他曾将这些天才少年比作“泥鳅”,钻活组织,激活队伍。
他表示:“华为公司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往前走,自己创造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