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身体营养来源的最主要渠道,是维系生命的根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吃得越多越好,老一辈人总是说“多吃点,多吃点”,这在资源贫瘠的年代可能是对的,可在当代却完全行不通了。
美国就有科学家研究发现,现代人吃得少一些,不仅身体更健康,而且更容易长寿。
少吃两顿多活20年?美科学家颠覆认知:饥饿时细胞会自己吃自己
人类跟踪实验
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专家苏珊?罗伯茨及其研究小组对名21~50岁的参试者研究发现,食物摄入量减少25%的人,血液中好胆固醇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s)减少25%,胰岛素抵抗降低40%,整体血压更低。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对一些长寿地区的居民调查发现,这些居民日常饮食热量的摄入量比普通人群低10%左右,主要是因为适当限食,可以降低人体的氧负荷,减少体内自由基的产生,降低身体负担,从而延缓衰老进程。
而摄入过度,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进而导致人体许多重要器官受损,比如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脑细胞受到影响,使大脑早衰。
科学家用只猴子做了一个实验
其中只猴子每天不限制他们的食物,想吃多少吃多少;另外只猴子则严格限制食量,只让它们吃到7七八分饱;15年以后实验效果惊人。
第一组猴子竟然死了50多只,且大部分都是死于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但第二组却还存活着88只猴。
由此可见,饥饿时细胞确实会自己吃自己。
如何理解少吃?吃到什么程度即可?
——吃七分饱刚刚好
饭吃七分饱,健康活到老,吃到什么是七分饱?当你吃到不会感到撑得慌,同时也没有饿意,看着眼前的食物,如果吃也还能持续下去,但不吃也可以,不会觉得难受。
就可以放下筷子了,吃到这个程度,已经补充了能量与营养,若再吃容易过剩,影响正常的消化。
——要吃得精
说到少吃,并不简单,它不是单纯地减少食物摄入总量,而是在讲究食物搭配的原则上,减少热量、脂肪、糖分等摄入,也就是说少吃要吃得精,不妨学学日本,不要大碗吃饭。
准备几个小碟子,不同的碟子里放不同的食物,蔬菜、肉类、水果、米饭、汤水每个少装一点,吃得不至于太饱,也不会饿,营养又丰富。
——多吃鱼肉,少吃猪肉
日本人也是一个爱吃鱼的民族,他们对于猪肉并没有那么重爱,而我国对于猪肉的钟爱程度已经到了无肉不欢的阶段。
相比于鱼肉而言,猪肉当中的脂肪含量最高,而且猪肉吃多了还导致我们的胆固醇升高,更容易诱发一些三高疾病,如果你也想让自己更长寿的话,尽量少吃猪肉,多吃鱼肉。
——饭后先休息半小时
很多人喜欢饭后立马去散步、运动等,其实很多事情并不适合在吃完饭后立即就做,包括吸烟、洗澡、运动、喝浓茶和开车等。
饭后半小时内,还是以休息为主,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幅度的运动,比如擦桌子、扫地等。
——选择含纤维素和水分较高的食物
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汤,这些能让你填饱肚子,因为它们在你的胃里占据了更多空间,少吃低纤维的干粮,如椒盐卷饼或曲奇饼,这类食物容易吃得过饱而没有饱足感。
长期减量,可使心血管、肝肾、免疫系统走出误区,进入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延年益寿与疾病抗争的目的。
格物而致知,科学改变认知?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上数以百计的实验团队不断展开人类生命研究。
以色列科研团队发现90天高压氧疗法,将65岁老人生理年龄倒拨30%;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投资基因重编程,让岁细胞重返0岁;中科院研究KAT7基因型,使小鼠健康期拉长25%......
或许在新兴技术的不断加持下,衰老在未来真的可以变成一个“可逆”的命题。
总而言之,健康的身体与日常的饮食是分不开的,要想有个健康的身体,达到长寿,平时吃饭的时候,尽量控制好量,少吃一口,每次保证七分饱。
另外注意吃饭速度不要太快,饮食上尽量营养健康,讲究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坚持下去,身体自然会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