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发布“每一朵雪花都温暖”文化创意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名单。在征集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件参赛作品中,有5件作品获得最佳奖,件作品获得优秀奖。其中,《相约北京冬奥会》获得“最六出手绘手工雪花奖”,《爸的雪花被》获得“最温暖雪花征文奖”,《人格化雪花》获得“最无限雪花平面设计奖”,《有一群伙伴比啥都温暖》获得“最有趣雪花短视频奖”,《生命之舞》获得“最不同雪花码农奖”。
“每一朵雪花都温暖”文化创意征集活动由中国青年报社、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主办,清华长三院多元宇宙沉浸中心承办。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年北京冬奥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年春节提出了让观众通过“数字雪花身份”变身参与者,飘进鸟巢开幕式的多元宇宙沉浸体验创意,获得了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的初步认可。年9月3日,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奥运会备战办公室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签订战略协议,创建冬奥多元沉浸平台,争取让雪花代表广大群众飘进开幕式。
清华长三院多元宇宙沉浸中心总设计师郑见伟带领团队,对项目进行了深入创作研发,发现通过分形算法创造数亿朵形状不同的数字雪花是比较成熟的,并有多条技术路径,但在元宇宙中的数字雪花要成为参与者的数字化身,就需要雪花具有人格。如何赋予每一朵雪花独特的个性和灵*,成为团队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年9月28日,“每一朵雪花都温暖”文化创意征集活动在中国青年报社正式启动,面向全国青少年和所有内心温暖的朋友开启有关“雪花”的主题文稿、手绘图、短视频、矢量图设计、数据可视化、AI交互编程6种形式的创意作品征集。
中国青年报社负责人表示,中国青年报社携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共同主办“每一朵雪花都温暖”文化创意征集,不仅希望每个人能写出关于雪花的故事、记忆、情感,以多元沉浸方式让更多青年参与创意创新,也希望以此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为冬奥助力。
“每一朵雪花都是不同的,具备自己的个性,拥有自己的人格温度。”郑见伟说,“让观众变身参与者体验元宇宙冬奥会的一个核心方式,就是给观众一个身份。获奖作品《人格化雪花》中的‘脸谱雪花’为数字雪花身份提供了重要的人格化工具。”
《人格化雪花》的设计者、西南林业大学环境设计系副主任李锐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用中国的戏曲脸谱元素,可以展示特别的中国魅力。戏曲脸谱具备不同的性格特征,每一个脸谱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因此可以赋予雪花人格化的特质。雪花有了独特的人格化特征后,和拥有它的人之间就会产生情感上的连接。而特殊形象共创的话题属性,又让雪花具备了社群、圈层间的社交货币属性,让人与人之间产生链接。
《相约北京冬奥会》中“雪花剪纸”的设计者是东华大学数字媒体艺术大三学生田佳女和狄乐意。这件作品也让郑见伟印象深刻,作品用剪纸的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很有美感,同时作品内容又与冬奥会结合,加入了滑板、速滑等冬奥会比赛项目的元素,对于丰富雪花的数字身份很有启发性。
郑见伟认为,每个获奖作品都从不同角度赋予了雪花独特的人格、灵*和温度。《爸的雪花被》展现了三代人之间淳朴而深厚的亲情,以及人与故乡天人合一的境界;《生命之舞》把雪花的变化做成数字程序,配上音乐,在充满韵律的美感中表达了丰富的情绪;《有一群伙伴比啥都温暖》有创意更有趣,从新颖的角度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传递。
此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直播实现了一分钟的元宇宙体验,当全球观众通过电视大屏观看开幕式直播时,有大量参与者通过央视频数字雪花小程序小屏直播,看到了代表自己的那朵“数字雪花身份”飘进了元宇宙中的鸟巢,所有数字雪花在元宇宙中汇聚成“一起向未来”后,大小屏的直播又回到了同一画面,持续时间一分钟。“冬奥会一分钟元宇宙开幕式”开创了历史。
郑见伟告诉记者:“元宇宙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数字身份,也叫数字分身。在元宇宙,人们需要一个有温度、有灵*、有人格的数字身份。未来将是一个多元宇宙的时代。”他认为,“每一朵雪花都温暖”征集活动的意义在于,从人格化角度为发展多元宇宙时代的核心要素——数字身份,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作为冬奥会一分钟元宇宙开幕式的总设计师和奥运中心区夜景灯光规划总设计师,郑见伟说:“每一朵雪花都温暖”征集活动,为实现在冬奥会上让参与者拥有元宇宙数字身份起了重要基础作用。数字雪花将持续到“后冬奥冰雪运动时代”,走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美好冰雪生活。“青年是冰雪生活的核心力量,是冰雪运动的爱好者,也是冰雪运动的主要消费群体,因此这次活动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在冰雪运动的元宇宙里,将有更多的人格化语言被采用,人们期待拥有更温暖的雪花身份”。
未来,中青报和清华长三院多元宇宙沉浸中心将联合成立多元宇宙协同创新实验室及社会各界优质资源,逐步形成后冬奥会的全场景冰雪生活元宇宙,让越来越多的线上线下平台通过区块链价值体系加入冰雪生活元宇宙,让爱好者通过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享受更有趣、更方便、更优惠、更安全、更专业的冰雪运动生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