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四块六两顿免费餐宁夏贫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喜有忧
新华银川2月28日电 题:每天四块六两顿免费餐 宁夏贫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喜有忧
陈晓虎、张钦、赵国华
宁夏26万余名农村小学生今春开学享受免费营养餐,这标志着营养改善计划在当地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已经全覆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孩子们能否吃饱吃好?西北农村山大沟深,营养改善计划真正运转起来后,还面临哪些难题与困惑?新华社就此展开调查。
天天补助四块六,人人两顿免费餐
宁夏隆德县联财镇4岁小女孩张浩娜今后的记忆中不会再有啃干馍馍、喝凉开水的艰辛求学经历了。在这个十年九旱、山大沟深的地方,她的哥哥姐姐们以往都是月光下踏上求学路,背点干粮权当午餐充饥。
“‘饭馆’的饭比妈妈做的好吃。”在联财中心小学学前班读书的张浩娜言语稚嫩。她还不明白,她眼中的“饭馆”,其实是小学新扩建的食堂,碗中盛着的烩牛肉,也是营养改善计划的一部分。
今年2月以来,宁夏在中南部12个扶贫重点县区的农村小学全面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当地1700余所农村小学的26万余名孩子每天可按照4.6元的标准,免费吃到营养早餐和营养午餐。
“每天4.6元的补助标准,可以让每个学生每天早上吃到一个鸡蛋,每周吃到两顿炒菜米饭、一顿馒头烩菜和两顿面条,确保荤素搭配。”隆德县教育体育局学生资助中心主任马建设说。
“学校的饭顿顿见荤腥,每周都能美美地吃到两顿肉,以前家里最多一个月吃一顿肉。”固原市原州区鸦儿沟小学二年级学生何新说。
受益最多的,是从小就远离父母寄宿读书的孩子们。“今后全校160多名寄宿生一日三餐都不花钱了。”海原县维宗小学校长马尚义算了一笔账,国家为每名寄宿生每天4元的伙食补助,再加上4.6元标准的早餐和午餐,寄宿生上学期间吃饭相当于全免费。
“更重要的是,营养改善计划将触动农村家长,改变他们的膳食习惯。”自治区教育厅财务处副处长*说,过去家长们认为孩子能吃饱就行了,西北农村一日两餐的习惯也根深蒂固。现在他们开始向学校的食堂学习,也有了营养意识。
饭菜是否有营养,如何保证安全?
此次试点营养改善计划的,除宁夏外,还有中西部地区的600多个扶贫重点县(区、市)。据测算,如果全面推开,全国将有2600万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受益。国家这项投资巨大的惠民之举,能不能让孩子吃好,如何做到营养合理,如何确保食品安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在宁夏,每天4.6元的配餐标准,能不能保证山里的孩子们吃到“卫生、热乎、营养、可口”的饭菜?
“每天4.6元的标准是经过反复调研、仔细测算得出的,今后还将根据物价跌涨浮动。”*说,他们邀请营养膳食专家调研宁夏贫困农村青少年营养现状,制定了每天主食不少于1000克、肉类不少于两种不低于250克、豆制品不低于300克、蔬菜不低于1250克且不少于3种的供餐标准。经核算,最终确定每生每天4.6元的供餐标准。
同心县王团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李鸿武说:“孩子们年龄有大有小,饭量也大不一样。总体看来,这一补助标准能保证孩子们的饭菜比家里的好,也能保证计划正常运转。”
据自治区教育厅介绍,为确保孩子们的饮食安全,受益县区全部实行食品原料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厨师及后勤服务人员全部进行培训。教育、卫生、食品安全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定期检查、巡回抽查辖区学校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还在受益学校推行学校领导陪餐制,校领导自掏腰包,轮流陪孩子们吃饭。”隆德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张顺才说。据介绍,这个举措是为了确保免费营养餐的食品安全。
推广营养改善计划难在哪里?
采访发现,营养改善计划虽取得初步成效,但也遇到一些困难。
偏远山区教学点如何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是反映最集中的焦点。海原县教育局副局长马得福说:“一些偏远山区的教学点,多的几十人,少的只有十几人,设立食堂成本过高。这些地方往往山高路远,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统一配送食品原料的企业因配送量小、成本过高而不愿承担配送任务。”
而固原市原州区教育局干部杨永强也反映,大量小学生午餐后留在学校,确保午休时分的校园安全成为各学校备感压力的问题。一些学校午休时分,全校教师全部出动照顾孩子,又使教师更加疲劳。
面对这些难题,宁夏早在2011年秋季就选择近百所农村小学试点学校供餐、农户托餐、企业供餐三种供餐模式。*说,对于偏远山区的教学点,教育部门主张推行农户托餐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兴建食堂自给。宁夏将统筹资金,进一步新建、改扩建贫困农村学校食堂,改善孩子们的就餐条件。
在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一些小学通过午餐后提前一小时上下午课,缓解校园安全的压力。“营养改善计划绝不是简单的两顿饭,它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现象将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方式革新。”马建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