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使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场景,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来判断得到一个不同的结果的。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根据学生成绩来评级。
这个函数的用法也很简单,先看看它的描述和签名:
if函数描述if函数签名它一共接受3个参数:
第1个参数是测试条件。表示我们将要判断的依据,或者判断条件。
第2个参数是当测试条件为真时的取值。
第3个参数是当测试条件为假时的取值。
比如说,测试条件是判断一个数据是否大于0,如果大于0,就返回1,否则返回-1。那么对应的公式就是这样的:
=if(31,1,0)
非常的简单!
看个实例:
if函数的简单应用理论上,IF函数的用法就讲完了。它的知识点就这么少!
但这里还想提供一个进阶的用法,IF函数是可以嵌套使用的!如果说我们需要把学生的成绩分成A、B、C、D四个级别,只使用单个IF函数是实现不了的,但是几个函数来嵌套起来就可以实现了。看下面的例子,如果我们把成绩小于60的评为D,大于等于60但小于80的评为C,大于等于80小于90的评为B,大于90的评为A,则公式如下:
if函数的嵌套使用这个例子里面结合了AND函数来使用,AND函数可以用来辅助同时判断多个条件,如
=if(and(f2=60,f),"C","B")
这个公式就用and(f2=60,f)来作为if函数的第1个参数,用来判断f2单元格的值是否同时大于等于60且小于80,如果是则返真,即“C”,否则返回“B”。
动图里面位于I2单元格的函数如下:
=IF(F,"D",IF(AND(F2=60,F),"C",IF(AND(F2=80,F),"B","A")))
这个函数实现了JAVA编程语言中的一系列if...elseif...else的效果:
if(f){
return"D";
}elseif(f2=60f){
return"C";
}elseif(f2=80f){
return"B";
}else{
retu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