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语言应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物联网工程物联网机器人的应用
TUhjnbcbe - 2024/10/9 10:08:00
海口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4618895.html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智能电脑以及各种智能的传感设备、处理设备等发展,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智能,也为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技术基础和手段,机器人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未来的机器人必定会向着更加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一、机器人简介

机器人(Robot)是一种智能自动执行工作的机械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码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进行行动。任务是协助甚至取代大量人类的机械性重复性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者危险系数大的工作。

Robot一词最早出现在年捷克戏剧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科幻剧本《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捷克语中,Robota是“苦力”的意思,而中文翻译则是“机器人”的意思。机器人这个词看上去像人的机器,其实在机器人的世界里,它们可以大若巨人,亦可小如细胞、昆虫及任何生物。

年,在美国纽约的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机器人Elekuo,它由电缆控制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会抽烟。

年,美国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定律”,即①不允许它眼看人类受害而袖手旁观,更不能危害人类;②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于人类,除非这种服从有害于人类;③机器人可以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除非为了保护人类或者是人类命令它做出牺牲。

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看法:智能机器“可以创建周围环境的抽象模型”,这个定义对以后30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方向都产生了影响。

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并申请了专利。

年,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

年,美国AMF公司生产出VERSTRAN,与Unimation公司生产的Unimate一样成为真正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并出口到了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研究的热潮。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成功研制出可以通过声呐系统、光电管等装置定位并可根据环境校正自己的位置的Beast机器人。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开始系统化地研究机器人。

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Shakey是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由此拉开了第三代机器人研发的序幕。

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第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加藤一郎长期致力于研究仿人机器人,被誉为“仿人机器人之父气

年,世界上第一次机器人和小型计算机携手合作,就诞生了美国CincinnatiMilacron公司的机器人T3。

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业机器人PUMA,这标志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完全成熟。PUMA至今工作在工厂的第一线。

年,英格伯格再推机器人Helpmate,这种机器人主要为医助机器人,医院里帮助病人送饭、送药、送邮件。

年,中国学者周海中教授在《论机器人》一文中预言:到21世纪中叶,纳米机器人将会彻底改变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

年,丹麦乐高公司推出机器人Mind-storms套件,成功地使机器人制造变得跟搭积木一样,相对简单又能任意拼装,机器人因此开始走入个人世界。

年,日本索尼公司的爱宝(AIBO)犬型机器人一经推出,当即销售一空,从此娱乐机器人成为机器人迈进普通家庭的途径之一。

年,对机器人领域来说关键时间点。能够经过预编程对用户查询给出反馈的聊天机器人SmarterChild出现在老牌即时通信AIM上,这是Siri等语音搜索工具的早期版本。

年后,语音搜索促成了AI助理的产生,机器人消费也大幅增长。

二、机器人技术

1.机器人基本结构

图1标识了机器人的结构。它是由输入设备、控制器、输出设备三个部分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器人是一种高度集成了各种设备的机器。

图1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图2所示是特斯拉机器人组装工厂的一角,是目前最先进的工业机器人。

图2特斯拉组装机器人

他们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来组装完成一辆汽车。它与我们想象中的机器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会协同工作。

2.机器人系统架构

机器人的工作模式是see-think-act,所以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传感一计划一行动”(SPA)结构,如图3所示。

图3“传感一计划一行动"(SPA)结构

从感知进行映射,经过一个内在的世界模型的构造,再由此模型规划一系列的行动,最终在真实的环境中执行这些规划。与之对应的软件结构称为经典模型,也称为层次模型、功能模型、工程模型或三层模型,这是一种由上至下执行的可预测的软件结构。

SPA机器人系统最典型的结构是建立三个抽象层,分别称为行驶层(Pilot)(最低层)、导航层(Navigator)(中间层)、规划层(Planner)(最高层)。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经过下面两层的预处理后达到最高“智能”层作实施决策,实际的行驶(如导航和行驶功能)由下面各层执行,最低层再次成为与小车的接口,将驾驶指令发送给机器人的执行器。

3.机器人系统

把各种传感器、控制模块、执行构件等多个设备组合在一起,构建一个机器人系统,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这样机器人专用的中间件就会起到很大作用;研究开发机器人需要高度整合各种各样设备,如果完全从零开始开发,那么在技术上、时间上、金钱上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把机器人需要的各类软件要素总结在一起,专门开发用于机器人的中间件,再开发机器人的效率就大为提升,人们就能够实现高速开发、提升可维护性,可以与外部系统更灵活联动。

1)高效利用网络环境

机器人接收到信息和命令后,组合指令来执行系列任务。这样常需要机器人连网随时获取指令和利用外部资源,特别是存在云端服务器上的资源。

2)机器人专用中间件

开发者在实际研究开发构建机器人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怎样把多个构成要素组合为一个整体系统。机器人专用中间件可以很好地帮助解决问题,机器人专用中间件有RT和ROS两种。RT有开源版本的OpenHRP3;ROS(RobotOperatingSystem)是一个在欧美地区广泛应用的机器人开发开源平台。

3)连接到云端的机器人

物联网把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当云计算和机器人技术结合后,就成了云机器人。以前生产线上的设备靠PLC控制器编程,在小范围进行设备控制。现在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联网机器人。

4.机器人相关技术

机器人技术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感知、认知和行为控制。感知基于视觉、听觉及各种传感器的信息处理;认知部分负责更高级的语义处理,如推理、规划、记忆、学习等;行为控制部分则是专门对机器人的行为进行控制。

5.机器人新技术

1)“软体的机器人”——柔性机器人技术

柔性机器人技术是指将柔性材料用于机器人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上,控制方式采用记忆合金、气体驱动等。因为柔性材料能够可控地改变自身的形状,所以在管道故障检查、医疗诊断、侦查探测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应用比较成功的方向:机器人的抓取,在对软性的、易碎的物品抓取方面,软体机器人要优于传统的刚性机器人;医疗康复,辅助穿戴式柔性设备目前也取得了成功。

2)“机器人可变形”——液态金属控制技术

液体金属即液态金属,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这种金属具有熔融后塑形能力强、高硬度、抗腐蚀、高耐磨等特点。

《终结者》中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的身体是由可还原记忆的液态金属构成,T的每一滴液态金属都是它的CPU,这些CPU拥有独立的思维,既可以分散独立工作,也能自我组合,相互协作。

在年发现电控可变形液态金属后,清华医学院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合作在年3月研制出完全摆脱外部电力,可以自主运动的液态金属机器。这一成果为研制实用化智能马达、血管机器人、流体泵送系统、柔性执行器乃至更为复杂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奠定了基础。

3)“生物信号控制的机器人”——生肌电控制技术

生肌电控制技术是指利用人类肌电信号来控制机器臂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增强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主动性,主要应用在远程控制、医疗康复等领域。肌电控制技术是一种生物电控制的典型“人一机系统”,目前比较成熟的应用是肌电控制假肢,与其他方式控制的假肢比起来有很多的优越性。

4)“机器人也可以有皮肤”——敏感触觉技术

触觉技术采用基于电学、微粒子触觉技术等原理等新型触觉传感器,目前还在研究开发光子皮肤,使机器人拥有类似人类皮肤的敏感触觉,从而让机器人对物体的外形、质地和硬度更加敏感,最终胜任医疗、勘探等一系列复杂工作。

5)机器人会话:智能语音交互技术

语音交互技术是指将语音识别、深度语义理解等技术深度融合起来,使机器更加智能,让人与机器的交互如同人与人的交互一样。

这样的交互方式让机器人就好像是你的一个朋友,而不是一台机器人,它能让人产生自然的交互体验。

6)“机器人可以有‘心理活动’"——情感识别技术

情感识别技术是指通过综合人类面部表情、语音特征以及肢体语言等多状态特征,并通过感知技术综合判断,实现对人类情感甚至是心理活动的有效识别,使机器人获得类人类的观察、理解、反应能力。这个技术可应用于助残康复、刑侦鉴别、灾害救援和娱乐体验等领域。

7)“用意念操控机器”——脑机接口技术

脑机接口(BrainMachineInterface)技术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电活动和特征信号的收集、识别及转化,使人脑发出的指令直接传递给指定的机器终端,这种技术在人与机器人的交流沟通中有重大意义。

脑一机接口是神经工程领域领先发展、重点研发的前沿技术。通过解码大脑活动信号获取思维信息,实现人脑与外界的直接交流。从定义上说,脑机接口就是研究如何用神经信号与外部机械直接交互的技术,脑机接口分为植入式和非植入式两大类,植入式电极比非植入式精确度高,还可以编码更复杂的命令(如3D运动)。非植入式更安全,接受程度更高。

8)“机器人为你带路”——自动驾驶技术

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发展,已经可以实现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自动驾驶。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解放人类的双手,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利。

自动驾驶的最终形态是无人驾驶,也在不断朝着那个方向努力。高级辅助驾驶已经在很多品牌上实现了,正向真正的无人驾驶迈进。

9)“机器人之间可互联”——机器人云服务技术

机器人云服务技术是让机器人本身作为一个执行终端,可以将数据传到云端进行存储与计算,能实现即时响应需求的功能,可以有效实现数据的互通和知识共享,从而为用户提供无限扩展、按需使用的机器人服务方式。

三、机器人与物联网的结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产业的发展,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将得以实现,未来机器人入驻每一户家庭将成为现实,并且智能机器人将成为主流。机器人平台也开始悄悄兴起,机器人厂商以智能平台接入第三方应用,开始创建机器人生态圈。

随着各种APP应用的开发、进化、成熟,智能机器人开始不断被赋予更多功能,既能够完成简单家政服务、初步的身体监测、康复护理,又可以进行聊天娱乐,还能控制家电、提醒工作安排、叫车付费等,不久的将来科幻作品中的管家机器人将会变为现实。

未来机器人将会接手人类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工作,人类的工作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机器人也会带来新的职业机遇。

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近,给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未来机器人与物联网逐步结合并深度融合,通过物联网获取参数,为人类、机器人决策做出参考,同时协助机器人完成一些指令,最终物联网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机器人通过物联网扩展自己的能力,物联网变成机器人远程触角,物联网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实现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END——

需要弱电资料可以私信我

我叫老梁。一个从业12年的弱电爱好者。

这里只有免费和分享!

1
查看完整版本: 物联网工程物联网机器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