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语言应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孩子们说喜欢,家长们说收获大我是图小
TUhjnbcbe - 2025/7/19 16:24:00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陈素萍/文李翔/摄实习生王莎丽“娃玩得很开心,我们家长听了老师的答疑,收获也非常大!”“活动非常精彩,孩子体会到了编码的乐趣,家长近距离与高校优秀老师交流,对我来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钱江晚报联合各大高校,专为青少年打造的学科启蒙视频课程《大教授小课堂》第一季《我是图小灵》线下活动圆满举行。活动结束后,参与的家长和孩子好评如潮。目前,浙江24小时APP上的“我是图小灵”视频课程,点击量已经破百万。7月14日下午,50名幸运读者来到浙工大,听了这堂大学教授们量身打造的“私房课”。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们,还亲身体验了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的体验赛。编程教育应该培养什么首要的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审美“什么是专业的编程教育?谁能做专业的编程教育?这个问题值得冷静思考,一些误解也需要澄清,这也是我们组织这次公开课的初衷。”活动开场,《我是图小灵》授课老师之一的闵勇就介绍了开课的缘起。闵勇是浙江大学博士、博士后,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他说,现在市面上很多编程培训班的师资和教育理念都很混乱,目前的编程教育大多数并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筛选人,编程教育一定要克服这样的弊端,“编程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我认为,首先是审美,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审美。审美是当下教育中普遍缺失的一环。接着要培养的,是孩子学习的毅力和耐心。”线下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金小刚教授,他讲解了计算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的学习和培养方法。“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还要培养他们跳出系统的批判性思维。要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更要让孩子学会提出问题。真正的创新是从0到1,是自己提出问题。要让学生敢于试错,培养小孩的学习能力。在生活中,除了学校的课业任务,尽量让孩子动手去解决身边的问题。要承认小孩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不要盲目攀比,让每一个孩子学会与自己比,其实每天进步一点点或许就成就了真正的人生。”金小刚说。回到编程教育的学习,金小刚认为,不要简单把计算机视为工具,正如显微镜并不等于天文学,计算机其实是一门科学。至于编程,只是一个载体,正确方向是借助编程来学会如何学习。另外,除了知识积累,编程教育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创造性、成就感和美感的培养。体验赛火药味十足参赛选手意犹未尽要求加题此次线下活动,为了增加趣味性,还特别安排了家长参观以及小朋友现场参与编程竞赛体验等多个环节。在浙工大校程序设计集训队总教练韩姗姗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和家长们参观了浙工大CPC集训队和训练基地,韩老师还详细介绍了ICPC比赛和信息学竞赛之间的关系。在训练基地,小朋友们随机组成两人小组,进行了实战体验式的程序设计竞赛。竞赛的题目除了选自《我是图小灵》在线课程以外,还有部分题目是程序设计竞赛的实战题目。虽然只是体验赛,但赛制与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基本一致,由机器判断程序正确与否,并实时反馈出题情况。每做出一道题目,志愿者会给该小组挂起代表该题正确的一个气球,比赛排行榜上也实时反馈了各组的排名情况。现场各小组你追我赶,还真有些火药味。“第一题给了全部代码;第二题在代码中删去了一行,需要小朋友补充;第三题删去了其中两行;第四题需要小朋友完全独立完成;最后一题加大了实现的难度。考虑到来参与线下活动的大多是零基础的小朋友,因此在竞赛体验环节安排的题目比较基础。”韩姗姗说,体验赛的初衷是希望能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用程序解决问题的快乐,在心中埋下一颗计算思维的种子。比赛中,小朋友们表现得都非常好。自学过一些程序设计内容的小朋友主动承担起了主代码手的工作,而他们的队友们也积极地帮助读题或检验,所有孩子都全情投入。15岁的方在宥,是现场参加活动年龄最大的孩子,他和8岁的王泽邦组队,夺得了冠军。方在宥刚刚初中毕业,即将进入杭高。在建兰中学读书期间,他在初一初二参加了学校的信奥社团,“我本身就挺爱敲代码,做过一些小程序,比如设计过计算平均值、中位数等计算类的小程序。”竞赛时间总计30分钟,方在宥用25分就把五道题目全部准确完成,还向老师要求增加了一道更难的附加题。每答对一题,王泽邦则很兴奋地去拿气球,他说:“我很幸运,能和方哥哥一组,这次算是‘躺赢’,但我们是一组,我也有贡献,帮忙查出了一行代码没有分段。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C++挺有意思的,以后想好好学习一下。”在方在宥随身的双肩包里,装着一本《信息学奥赛一本通(C++版)》,这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教程,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会认真翻阅起来。由于时间问题,附加题未答完,方在宥先去参加了颁奖、合影环节。全部活动结束的时候,他仍记挂着最后一道附加题,又来到实验室,在浙工大集训队队员的指导下,继续做完了附加题,还意犹未尽向大学生和大学老师们请教问题。活动后,方在宥妈妈给记者发来一大段感谢话语,她说:“我儿子很喜欢这个,以前时间受限,这个假期打算让他重新拾起来,感谢这次活动,让孩子又重温了编码的乐趣。”《我是图小灵》授课老师之一李曲说:“今天的孩子们都很厉害,特别是方同学,他最后一直不肯走,一定要把最难的附加题做完,这种品质很难的,是我们倡导的孩子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家长们最关心孩子应该几岁开始学编程在和家长们的互动环节中,教授们的回答也很精彩。针对金小刚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现在教育更多地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家长问:“具体应该怎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金小刚回答说,当下的初等教育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获取高分展开的,没有尝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将来适合做什么。高考填报志愿,对具体的专业也缺乏应有了解,最终不过是在社会与家长的共同误导下完成了专业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大部分并不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当下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替加快,培养小朋友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真正的教育不是将学生培养成快速解题的逻辑机器,而是需要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后,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的机器变人,但更可怕的是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不犯错误的逻辑机器。因此,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留给我们的恰恰是那些机器不能胜任的创造性的岗位。因此我们教育要顺应这一变化,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让学生敢于去挑战不可能的边界。”金小刚说道。很多家长都关心,孩子几岁开始学习编程比较合适。金小刚认为,通过逐步地进行培养,小朋友逐渐能够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深入的研究,《我是图小灵》是一个很好的探索。闵勇建议,小朋友到了大约十一岁的年龄,正好是从形象思维提高到抽象思维能力的节点,在这个时间对小朋友进行编程教育,是非常恰当的一个时机。李曲则以自己刚读完五年级的儿子为例,讲述了自家儿子逐渐学会运用抽象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认为,小学五年级的小朋友已经能够接受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训练,从而渐渐形成抽象思维,此时进行C++语言的教学,小朋友接受起来,是可行,也适合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们说喜欢,家长们说收获大我是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