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所得税费用基础
一、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二、资产的计税基础
基本知识链接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基本知识思路引导
1.账面价值(会计)和计税基础(税法)
①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折旧(或摊销)-减值准备
②资产的计税基础=当前时点上税法认为该资产值多少钱
=原值-税法认可的累计折旧(或摊销)
2.企业所得税暂时性差异
项目
小新点
资产
1.账面价值>计税基础80
会计认为,税法角度现在税交少了,以后接着交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差异×未来税率)
2.账面价值90<计税基础
会计认为,税法角度现在交多了,以后可以抵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差异×未来税率)
“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同增同减,与“(符合条件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减相反。
考点1: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分5步)
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1)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会计的折旧(或摊销)-减值准备
(2)负债的账面价值=原值
2.按照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税法上认可的基数)
(1)资产的计税基础=原值-税法规定的折旧(或摊销)(一般不承认减值准备)
(2)负债的计税基础=原值-未来可抵扣金额
假设资产负债表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25%(预期不变),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60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25%=25万
应有金额25-期初已提60=-35万0,冲减span=""
应补提的=应有金额-已提的(0补提,0冲减span="")
4.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作为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中的当期所得税部分。
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当期要交的+递延没交的-递延可以扣的
考点2:资产的计税基础
税法角度:
(固定或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成本(购入时实际支付金额)-累计折旧(或摊销)
企业应当按照适用的税收法规规定计算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一)固定资产
1.初始确认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2.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
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折旧年限
税法一般规定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会计处理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是由企业按照固定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估计确定的
折旧方法
税法一般会规定折旧方法(除按规定可加速折旧的情况外),基本上可税前扣除的是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
会计处理时可以按照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
减值准备
不允许税前扣除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学习与提示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二)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三)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四)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五)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六)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七)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八)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九)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十)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十一)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十二)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十三)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十四)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十五)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十六)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十七)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十八)
年会计零基础入门(十九)
本号建立会计学习交流群,为了避免广告者打扰,需要先添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