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好书推荐——
《心理学与生活》
菲利普津巴多,(Zimbardo,年3月23日-)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以斯坦福监狱实验和编写大学心理学教材而著称。
考虑到他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的身份,你可能以为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老人。但你若恰好看过他在TED上做的演讲,你就能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幽默风趣的教授,他像一位熟络的老友与和善的师长,往往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心理学知识娓娓道来。
图源百度百科
他的《心理学与生活》,心理系的学生都不陌生。虽然这本书很厚,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能静下心来去阅读一本厚书,一定会让我们受益良多。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书中一角,让我们一起看下去,揭开《心理学与生活》的神秘面纱吧!
变色龙效应
你或许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你与他人互动时,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某方面模仿他们。比如,你可能无意识地与朋友的口音和言语模式保持一致。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模仿行为成为变色龙效应(chameleoneffect)变色龙可以自动地改变它们的颜色以融入环境。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也能自动地调整他们的行为以与身边的人保持一致。
在最初证明变色龙效应的实验中,研究者让参与者两个人一组进行互动,来描述照片。不过,每组都有一个人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研究者要求助手在描述照片的同时做一种动作:要么用手摸自己的面孔;要么摇晃自己的一只脚。如果人们像变色龙一样行动,我们就可以预期参与者会模仿这些动作。
这正是后来发生的。当助手做出这些动作时,参与者极有可能摩擦他们的面孔或晃动他们的脚。
研究者推测这种模仿所起的作用就像某种“社交粘合剂”。通过表现相同的运动姿势,人们让自己与身边的其他人体看上去更为相似。书中曾提到讨论社会关系时,相似性会增加喜欢程度。
因此,两位研究者进行了第二项研究,要求助手微秒地模仿参与者的举动。与控制组的参与者(没有模仿他们的姿势)相比,被模仿的参与者一致报告更喜欢助手们。重要的一点是,37位参与者中只有一位意识到被人模仿。
这一结果有力地证明,变色龙效应发生在清醒的意识之外。
相信通过变色龙的例子
大家会发现心理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希望这个有趣的现象
也能带大家走进《心理学与生活》这本有趣的书
带大家打开心理学神秘的大门
往期推荐···
我院开展“读懂中国”主题座谈会
欣“心”向荣
我院学生会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全体大会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青“心”昂扬
心理学院关于举办年秋季心理趣味运动会的通知
学好“四史”
我院召开*史学习专题辅导报告会
编辑
李炜嘉
审核
网宣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