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不少研究者对荣格心理学与佛教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有见地的成果。但笔者觉得,有些研究倾向于比较两者的相似处,以证明佛教与荣格相似,或荣格与佛教相似。甚至,作为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因为荣格有“同时性理论”,所以在有的研究中,佛教的“因缘和合”也被说成是“非因果论”了[1](P)。
笔者以为,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包括唯识学)理论虽有相似处,但差异处更大于相似处。本文拟将两种学说的主要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以说明两者各自的特定内涵及相互差异,而对基于两者相似处考虑如何使两者结合的问题,因篇幅所限,不作进一步讨论。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阈下”的领域
荣格对无意识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我把无意识定义为所有那些未被意识到的心理现象的总和。这些心理内容可以恰当地称之为‘阈下的’——如果我们假定每一种心理内容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能量值才能被意识到的话。”[2](P5)
由此可见,荣格是将心理现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能被意识到的现象,二是意识“阈下”的、一般状态下不能被意识到的心理内容。前者是意识领域,后者是无意识领域。
唯识学理论本身是自成体系的,现为与荣格心理学作比较,就按荣格的意识“阈下”或阈上的标准,来考察唯识学诸范畴。
在唯识学中,心理活动的主体是八识及其相应心所,而物质也是由心识变现,故而可说,一切存在现象的主体是八识与心所。八识中,荣格所说的意识,即能为人所意识到的心理内容,在唯识学里,应为前六识,其中,五识是感觉活动,第六识主要是思维活动。人们所能感知的认知、情感、意志活动,都是在六识中进行的。而荣格的无意识领域,即意识“阈下的”领域,唯识学里可以明确的有这样一些类别:一是现行第八识和现行第七识,二是(第八识中的)各类种子。在唯识学中,现行是现象的显露形态,种子是现象的潜藏形态,每一现象都有此二种形态。即一切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现象,在每一众生的第八识中都有其种子,此种子在条件具备时就能生起现行活动的现象。这些唯识学特有的“无意识”范畴,起的是什么作用,其作用是否与荣格心理学的无意识作用相同,下文再作详尽讨论。
进而,唯识学的六识是否都属荣格所说的能意识到的心理内容?对此还可从荣格所列举的无意识内容来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
首先需说明的是,唯识学的意识,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是指第六识的活动(实际上还应有同时生起的相应心所,此处先不讨论心所),具体分为四种意识:五俱意识(与五识同时生起的第六识,不起分别),独散意识(能起分别、即能进行思维活动的第六识),梦中意识,定中意识(处在禅定状态的第六识)。而这些意识类别,与荣格的无意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比较,有的可能还属意识“阈下的”领域,即未必都符合其意识的含义。
荣格对无意识作过这样的描述:“无意识是所有那些失落的记忆、所有那些仍然微弱得不足以被意识到的心理内容的收容所。这些心理内容是不自觉的联想活动的产物——梦也是由这种联想活动导致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把所有那些或多或少是故意予以压抑的思想感情也包括在内。我把所有这些内容的综合称之为‘个人无意识’。”[2](P5)
在另一处,荣格这样描述无意识:“我所知道的、但此时未想到的一切事物;我曾经意识到、但现在已忘却的一切事情;我感官所感受的、但未被我意识心灵注意的一切事情;我感觉、思索、记忆、需要和做的非自愿又不留意的一切事情;正在我心中形成、有一天将出现在意识中的东西。”[3](P)
这两段描述的无意识内容大体是相同的,包括:
(1)记忆。在第二段描述中,“我所知道的、但此时未想到的一切事物”和“我曾经意识到、但现在已忘却的一切事情”,应该都指记忆。两者的区别似乎在于:第一种情况是指随时可启用的记忆,第二种情况指很难恢复的记忆(当然通过如催眠等特殊手段还是有可能恢复)。而记忆在唯识学中是由“念”心所实现的,“念”起的作用正是形成记忆;而同时熏成的“念”种子则保持记忆,留待以后启用。
(2)“微弱得不足以被意识到的心理内容”。第二段描述中,“我感官所感受的、但未被我意识心灵注意的一切事情”和“我感觉、思索、记忆、需要和做的非自愿又不留意的一切事情”,都指此类现象。此类现象,可与唯识学的“五心论”作比较。
“五心”指心识觉知外境(对象)时,依次而起的五种心。(1)率尔心,又称率尔堕心,指心识与对象接触的一刹那间生起的心,由于是突然而自然地生起的心,所以没有善恶之分。(2)寻求心,指要想了解对象而进行观察思考之心。(3)决定心,指对于对象产生明确认识之心。(4)染净心,指对于对象产生好恶等感受之心。(5)等流心,指染净心持续不断地生起。宽泛地说,六识都有“五心”,但严格地说,五识是现量的,所以只有第一率尔心,只是与同时生起的五俱意识共同地说,五识也有“五心”。因此,严格地说,只有第六识有“五心”。
而荣格所说的“微弱得不足以被意识到的心理内容”,大体相当于前两阶段的心识,即在还未形成对于对象明确认识(决定心)之前,由于各种原因而注意力转移,故而认识、情感、意志等还未成型的心理内容。
(3)“故意予以压抑的思想感情”。唯识学对一般的“故意予以压抑的思想感情”没有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