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函数是我们日常工作中高频用到的函数,当我们需要对数据做一些逻辑判断的时候,IF函数就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去处理,
一、
IF函数有三个参数,它的语法如下:
IF函数
二、
1、IF搭配AND函数(同时满足多个条件)的用法:
如图1,若A2大于29且B2是“A”则返回优秀,否则返回空。
C2公式为:=IF(AND(A,B2="A"),"优秀","")
这里运用AND()函数表达了条件都要满足,即:当所有判断都返回TRUE才返回“优秀”。
图1
2、IF搭配OR函数(满足多条件之一)的用法:
如图2,若A2=“A”和B满足任一条件,则返回合格,否则返回不合格
C2公式为:=IF(OR(A2="A",B),"合格","不合格")
这里用OR()函数来表达满足任一条件,即:当OR()函数内的判断任一条件为TRUE返回“合格”
图2
3、IF数+且+Sum求和函数的用法:
如图3,要求A列为“A”且B列大于40的B列数据的和,
C2公式为:=SUM(IF((A2:A4="A")*(B2:B),B2:B4))
图3
这里(A2:A4="A")和(B2:B)的判断分别返回TRUE或FALSE,其中的星号可以理解为“乘号”,在运算时TRUE相当于1,FALSE相当于0,所以只有两个返回值都是TRUE,乘积才是1;只要有一个FALSE,即:只要有一个不满足条件,返回结果就是0。而IF第一参数中非0值相当于TRUE,所以可以达到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统计的目的。如图4
图4
4、IF数+或+Sum求和函数的用法:
如图5,要求A列为“A”或B列大于40的B列数据的和,
C2输入公式:=SUM(IF((A2:A4="A")+(B2:B),B2:B4))
图5
把同时满足多条件的乘号改成加号就达到了“或者”的目的。因为只要有一个是TRUE,相加结果就是1,如果两个都是TRUE相加结果就是2。所以达到了判断结果相加,只要结果非0就计算B列数据合计的目的。
异乡闲人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