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借着阿里云操作系统被谷歌打压的事件,我写了有关操作系统的第一篇文章:《“自主”操作系统——为什么及如何》。年,是我比较闲的时候,曾试图发起一个下一代智能操作系统的开源项目,撰写了有关操作系统的第二篇文章:《有关智能操作系统的讨论》。转眼三年过去了,作为中美 的一部分,针对中国著名的通讯企业中兴通讯,美国商务部下达了一份禁令,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提供任何产品和服务。一夜之间,有关中国高科技产业缺芯少*的文章再一次刷遍了朋友圈。
昨天(年4月25日)的最新消息,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华为……
我不懂芯片的设计和制造,但作为软件行业从业者,就中国高科技产品里边的*(操作系统),我还是可以继续说道说道的。所以有了这第三篇文章:《三谈操作系统》。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把六年前、三年前的第一、二篇文章又拿出来读了读。有些说法已经过时,但核心观点还是正确的。这里先总结一下,以便让大家不必再费心费力读这两篇文章,亦可对我的想法有个了解。
前情提要在第一篇文章里边,我重新定义了“自主”的含义。提出“自主”是“有效知识产权保护下的自己主导”而不是“自有知识产权”。后来很多人都提“自主可控”,最初的说法大概来自这篇文章。
在第一篇文章中,我批判了什么样的操作系统不是自主的操作系统,指出自主操作系统必须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并且详细从技术层面阐述了如何开发一个自主的操作系统。其要点是:用一个特别的编程语言发展自己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六年过去了,很多人仍然不能理解我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思路,仍然在走一些错误的路线。
三年前,在撰写第二篇文章之时,国内顶尖的高手们通过我组织的“下一代智能操作系统”